Month: October 2006

  • 我們搭火車到輕井澤去。久美子說想到甚麼安靜的山裡,最好是可以隨心所欲散步的地方。於是我們決定到輕井澤去。四月的輕井澤當然還是淡季,飯店還閑散著,商店也幾乎都關著門;但這樣安靜,我們反而覺得慶幸。我們在那裡每天每天只是散步。從早晨到黃昏好像都在散步似的。

          x      x      x      x 

    久美子花了整整一天半的時間,才把自已的心情解放下來。然後她坐在飯店房間的椅子上哭了將近兩小時。
    「我並沒有後悔喲。」久美子最後說:「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辦法。這點很清楚。不過最難過的是,我不能夠把我的心情、把我的感覺,從頭到尾正確地向你開口說明的這件事。」
    「如果你需要時間調整心情的話,就好好花時間等到你認為可以為止吧。還有的是時間,而且我以後還是一直會在你身邊,所以甚麼也不用急呀。」我說:「不過我希望你記住這點,我想只要是你的事情,那不管是甚麼樣的事情,我都會當做自已的事情一樣來接受。所以怎麼說呢,我希望你不用擔多餘的心。」
    「謝謝。」久美子說:「我能跟你結婚真好。」

    然而那時候時間並沒有我想的那麼充裕。或者,那時候即使勉強也應該從久美子口中問出那甚麼來。不過東想西想了一會以後,我又重新想到,即使那樣做大概也沒甚麼用吧。久美子說她還沒辦法用語言表達。那是甚麼?那是超越她能力的事情嗎?

    村上春樹:《發條鳥年代記》第二部預言鳥篇‧130-132頁

  • 易卜生擺脫歐洲傳統悲劇、喜劇的模式,開創嶄新形式的『問題劇(the Problem Play),在劇中提出某些問題,讓不同角色表達不同觀點,在劇中進行討論甚至激辯。迥異的思想互相衝擊,但劇終並沒有任何結論,劇中人的觀點也不會分出對錯,呈開放式結局,讓觀眾自行判斷,打破了傳統戲劇必須『有始有終的模式。

     《玩偶之家》(A Doll’s House)寫於一八七九年,主角娜拉表面生活幸福美滿,但在經歷家庭變故後,醒覺到自己在家中只是扮演丈夫的『玩偶角色,毅然從囚籠似的家庭出走,去尋找更寬廣的世界。娜拉與丈夫托華特的衝突最終沒有解決,究竟誰對誰錯?娜拉最後出走,前途未卜,能否自力更生?抑或選擇回家?劇終提出很多問題,但沒有提供答案,問題劇令戲劇變成向觀眾提問的藝術形式。

    在新結構背後,是易卜生對現代生活的體會:現代生活複雜,人們面對的矛盾,不可能一一化解。在理性時代,人們以為科學能為所有問題找到答案,但生活其實充滿矛盾混亂,變幻無常。易卜生劇作的重點,正在於呈示不同思想、觀點的碰撞。

    這種手法影響了整個歐洲的戲劇創作。西方劇作家種種試驗,都是圍繞易卜生對話劇結構的改動。《等待果陀》(Waiting for Godot)一九五三年首演,愛爾蘭劇作家塞繆爾‧貝克特 (Samuel Beckett)所作的實驗,也離不開『討論。劇中人拉迪米爾和艾斯特拉岡兩個流浪漢,由始至終處於一個困局,無所事事,只有對談,又或自說自話,空談應該做什麼、將會做
    什麼。跟娜拉不同,他們沒有離開,也沒有脫離困境,但不論去留,他們的問題始終沒有解決。劇終沒有結論,結局也不完整。劇作通過重複的結構、精練的對白, 道出等待的無奈與人生的荒誕。

    《文訊》第二十五期

  • 9月10日,NHK人氣動畫《邪留丸》(おじゃる丸)原作者犬丸鈴從東京吉祥寺自宅跳樓身亡。犬丸鈴於宅內留下寫給母親的遺書,日本警方因而將此案判斷為自殺案處理。現場消息透露,犬丸鈴是在9月10日下午1點28分,從14層的公寓的屋頂向隔壁僅5層高之建築大樓屋頂跳下。住在同一幢公寓的男性居
    民聽見聲響發現後,向警署通報。犬丸鈴在被發現時還有脈搏,不過送到醫院不久後便被確認死亡。


    丸鈴在東京都出生,於築波大學大學院就讀視聽傳達設計碩士課程,畢業後1990年在漫畫雜誌《早安》(講談社刊)以作品《萬事吉祥》登場,一直活躍於漫畫、散文、小說等領域。犬丸鈴是她的筆名,真實姓名沒有公佈過;取這個筆名是因為狗、忍
    者、日文語音「ラ行」、「ん」音都是她所喜歡的。《邪留丸》是NHK從98年10月5日開始推出的TV動畫,目前已經播放到了第9部,現在每日傍晚仍在教育
    電視廣播中。犬
    丸鈴死後NHK表示會繼續播出邪留丸,並會在10月2日播放第10輯。這個描寫從1000年前的平安朝
    時代來的貴族少爺邪留丸活躍的故事,受到孩子、主婦和OL們的歡迎,於2000年曾攝製成電影,另外亦有改篇為散文,小
    說等其他形式。

    [本報綜合報道]

  • 在回日本的前一夜,莎智整理好行李後躺在床上。
    壁虎的叫聲和海浪的聲音混合地交響著。一留神時眼淚已經湧出眼眶。從枕頭的濡濕,才發現自已在哭。為甚麼我看不見兒子的身影呢?她一面哭一面想。為甚麼那
    兩個不長進的衝浪者看得見,自已卻看不見呢?這怎麼想都不公平吧?她回憶起放在遺體安置處的兒子遺體。如果可能的話,真想痛快地猛搖他的肩膀將他搖醒過來,
    大聲追問他。嘿,為甚麼啊?這樣未免太過分了吧?
    莎智把臉埋進濡濕的枕頭裡久久不放,緊緊把聲音壓住。我難道沒有那個資格嗎?她不知道。她只知
    道,不管如何,自已都必須接受這個島。不管公不公平,不管有沒有資格之類的,都必須原樣接受這裡的一切、照單全收。莎智第二天早晨,以一個健康的中年女人
    醒來,然後把旅行箱放進DODGE Neon車子的後座,離開了哈那雷灣。

    村上春樹〈哈那雷灣〉

  • 屠格涅夫的《地方醫生》中,病重的少女亞歷山德莉亞在幾乎昏迷的狀態中,愛上了替她診病的醫生。這位醫生的生活非常單調,這份愛情對他來說,可說是畢生最難得的際
    遇。可是,他診斷的結果,是這位少女的生命已經無法挽救。他心痛欲絕。亞歷山德莉亞臨終時,醫生傷心的呼叫著她的名字,但
    亞歷山德莉亞卻還魂乏術。然而故事並沒有結束,屠格涅夫繼續寫亞歷山德莉亞死去後醫生餘下的一生。在歷過從來沒有如此感情激動的經驗後,醫生其後的一生,只得一片茫然。

    孔在齊 19.10.06

  • 鋼琴大師魯賓斯坦有一次請了一群電影界頂頂有名的大明星到他家裡去吃飯。賓客到齊後,魯賓斯坦就放映家庭電影娛客,拍的都是他孩子們演的戲,一演竟演了幾個小時。入席時,那些大明星們已經又飢又渴,疲乏不堪。到席散時,英國明星卻爾斯勞頓(Charles
    Laughton)對主人說:「魯賓斯坦先生,我現在覺得自己沒有孩子,真是終身遺恨。假使我有孩子,我也要教他們一個一個演奏鋼琴給你聽。」

    國民小學教育資源中心

  • 他溫柔地回握對方的手,以安靜的聲音說明狀況。如果我是一個普通男人的話,可能會很高興地跟你到某個「安靜的地方」去。因為你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女性,能跟你在一起度過親密的時間,我想一定會很美好。不過老實說,我是同性戀者。所以沒辦法以女性為對像做愛。雖然也有一些同性戀者是可以跟女性做愛的,但我不是。請你諒解。我可以當你的朋友。但很遺憾,卻無法當你的戀人。

    村上春樹〈偶然的旅人〉,021頁

  • 澳洲有一位五歲的小孩叫尊尼。一天,他的幾個小友遞給他一元及二元硬幣各
    一,叫他挑一枚拿走。他揀了體積較大的一元硬幣。他的小友都暗笑他傻瓜。此後每逢興到便愚弄他,一再拿那兩種硬幣給他選擇,他也總是獃獃的挑那較大的一
    枚。
    終於有一天,這鬧劇被一個大人看到了,忍不住把尊尼拉到一旁,告訴他二元硬幣表面看來雖不起眼,其實卻是貴一倍。
    尊尼禮貌地聆聽著,然後說:「是的,但要是我開始拿那二元的硬幣,他們還會繼續讓我挑選嗎?」

    陳載灃 感知能力
    2006.10.11

  • 早幾天,一名學生笑著跟我握手,說:「這一期你的笑話真的很厲害。」我皺眉。坦白說,這一期我私底下其實甚少言笑,心情差得很厲害。

    最近,老父生病入院。我在西環一帶出名孝順,自然堅持每天到床前問安。老父病情反覆,上星期初血壓急降百度,醫生說情況並不樂觀,但危急時不會勉強搶救,我聽到自己說了一個「哦」字。半小時後,我的胸口隱隱作痛。

    離開醫院時,步過二樓深切治療部,見大批記者等候,我記起流行文典範肥姐正在此奮力掙扎。行到地面,另一批記者在交頭接耳,說香港政治猛人鄔維庸已經與世長辭。我低頭,無語,前行,再低頭。

    中秋節翌日,清早起床,窗外是秋天的陽光,微黃,半暖。離探病時間還有幾小時,我想聽點音樂。「福伯」Furtwangler在1942年領導柏林愛樂團演奏貝多芬第九交響樂的曠世名演,演出時場外炮火隆隆,正值人類歷史最寒冷的冬天,場內琴音嬝嬝,見證了人類心處最熾熱的光華。福伯棒下,四個樂章,對衝倒立,層層超脫,定音鼓如奔雷,大提琴若馳騁,單簧管見青天,男女眾聲唱出大同。七十四分鐘的音樂,我一氣聽完,心情跌蕩,有如巴黎鐵塔反轉再反轉。

    因為悲,才有喜,掉入黑暗,更愛光明。此刻我想我多少明白為什麼周星馳說,人間最厲害的笑話最終是會教人落淚的。面對寒冬,我珍惜秋日。

    梁款 
    秋日 2006-10-09

  • 香港在後九七年代裏積極拓展旅遊業,但社會對旅遊業的認識停留在「無煙工業」的水平,完全忽視旅遊業的負面影響。現代旅遊無可避免地鼓勵旅客用一種特別的目光來看待事物,即Tourist Gaze。現代旅遊不比張騫、班固、馬可孛羅等古代旅行家,旅客在決定到某一目的地之前必定透過各種途徑,搜集得該目的地的大量資料;現代旅遊因而是一種印證過程,印證出發前已得到有關某地的圖象。日常生活裏人們看到的事物跟一己之間的關係則是由長期接觸才形成的,有如直接觸摸一樣,久而久之摸透摸熟,因此深深嵌入腦海裏,成為不可磨滅的記憶。旅遊業催生的旅客凝視,漸漸逼走那些深深嵌入腦海裏的事物;香港的未來實非人們想像般美好。 

    馬國明   香港的中秋節
    2006-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