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13, 2009

  • 血腥情人節

    關於聖華倫泰(St. Valentine)的身份最少有三個版本,三個都沾滿了血腥。最可信的傳說是華倫泰是一名神父,因為違抗羅馬皇帝克里弟斯的命令而被殺,矢志侍主終身未聚。將始終獨身的華倫泰與浪漫的情人節扯在一起的,是華倫泰臨死前寫給獄卒女兒的一封信,信末署名:「from your Valentine」。恰巧,華倫泰被處死的日子正是羅馬人信奉的諸神之一、掌管婦女和婚姻的尊諾[Juno]女神生日,羅馬人習慣在尊諾女神誕生翌日起舉行長達一個月的亂奔派對,而大概獄卒的女兒在參加尊諾派對前收到華倫泰的那封絕命書,順道攜同該信出席派對,並順道為這位聖保羅式的神父創作種種羅曼蒂克的故事吧。

    羅馬人慶祝尊諾女神的派對稱作露柏嘉莉之宴,宴會的流程如下:在每天宴會前的黃昏,男孩子會輪流從載滿紙條的玻璃樽中,抽出一名女孩子的名字;該名在命運之輪中被抽中的女孩子,按規矩就要陪伴那名男生,直到該晚的深夜。第二日早上,男生如果發現枕畔的女孩子還未離去,那女孩在那個月的餘下的晚上,就都是他的人了。和聖誕節其實是羅馬人慶祝太陽神的節日一樣,天主教庭在壟斷羅馬帝國國教地位後,將尊諾女神的慶典改頭換面成為紀念聖華倫泰的日子。從此,一名從來也沒浪漫過的人、連自己的性命也保不了的殉道神父,便成為祝福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大聖人了。

    —————————————————————————-

    去年讀陶國璋的專欄,聯想起一些大學時代選課的雜憶,於是寫了一編雜記。大概因為將標題起成「愛情哲學」,結果竟然成為本博點擊率最高的文章,實在是始料不及。記得大學時還流行有新聞組,每年每到學期末考試時,一個個悶得發顛的同學都會在新聞組駁起長長的愛情煩惱討論串。從等待愛情到分手邊緣,永遠有有心人願意分享,永遠有寂寞的心繼續討論。

    上文(節錄)寫於大學時期。個人認為,愛情並無哲學,只有感性的經驗。以哲學去分析愛情,不是多餘的確認,就是追憶逝水年華、沉溺幻想醉鄉。

Post a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