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八年立法會選舉結果塵埃落定,雖然詳細分析要待有時間檢閱詳盡資料後才可進行,但以下幾點可以先說說:
1. 香港(島)獨立
今屆選舉結果證明港島的選民是特殊構造的。兩大主流政黨在今次港島選舉只堪算是寥備一格,民主黨、民建聯只夠票各取一席。葉劉淑儀竟然與民建聯一樣取得六萬票,令曾鈺成繼上回李柱銘後、再次在九展台上因為勝利而梗咽。何秀蘭在區議會棄陣而逃、卻能在立法會選舉中復活當選。陳淑莊排頭的公民黨名單竟能得票第一、帶挈排第二的余若薇也成功連任。公民黨連同葉劉和何秀蘭,港島區六席中竟有三分之二的席位為擁有所謂「中產」形象的候選人囊括,與香港其他地區大異其趣。港島選民的思維似已與全港其他各地割裂,『香港獨立』之勢幾可斷定,以後的選舉分析需要獨立進行,不能與其他各區混同。
2. 民主黨不死、公民黨未成氣候
自公民黨兩年前成立以來,蘋果日報老闆黎智英、所謂的「香港良心」陳方安生、甚至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等皆認為「民主黨已死、公民黨當立」,積極將公民黨發展成民主派第一大黨,以至成為執政黨,領導泛民陣營。然而,這次選舉公民黨連計勉強參選的吳靄儀亦只取得五席,比上屆還少了一席;張超雄及毛孟靜在新界西及九龍西的地區直選皆無法突圍,反而民主黨卻分別取得兩席及一席。民主黨老而不死,於是次立法會選舉仍然穩佔八席,更因自由黨直選慘敗而進佔立法會第二大黨的地位。今次選舉證明那些認為民主黨應該讓位給公民黨的人是嚴重誤判形勢,大概他們都因為生活在『獨立』了的港島,而形成一些非常一廂情願的想法,和全港主流情況完全脫節。
3. 自由黨慘敗
當自由黨推出於九鐵兵變、母語教學等聲名狼藉的田北辰參選本人居住的九龍西時,我已斷定自由黨在掌握民情上是完全脫節 (不過我一位政政同學在我上月一口批死田北辰時,竟然覺得驚訝,此事令我更加確認香港社會分化情況真的非常嚴重,不同階層的人真的可以對其他階層的感覺毫不覺察) 。自由黨不在「中產」的港島推出有份量的候選人參選 (到最尾才推出「也很屋村」的林翠連) ,當中雖然估計有中聯辦勸退的成份,但形勢誤判是最大因素。假若周梁淑怡或田北俊在港島參選,當可取得葉劉、公民黨以至何秀蘭的相當票數,保住直選中至少一席。雖然我對田北俊落選新界東有些驚訝 (大概是田北俊少爺形象真的太差,與李鵬飛的「豪爽山東人」相差太遠),但周梁在新界西敗北卻是應有之事。不過,周梁與田北俊在敗選當日立刻辭去自由黨正副黨首的黨職,周梁更連行政會議的位置亦一併辭去,卻展視了良好的風骨,值得其他戀棧權位賴死不走以致弄得自己相當難看的小氣政客好好學習。
4. 社民連現象
社民連的成立絕對是近年政壇的大事。香港一直缺乏真正左派政黨 (職工盟及工聯會等工會組織算不上是政黨、民建聯等親建制政黨不算真正左派) ,旗幟鮮明的社民連能充份的補上這個缺位。社民連人材濟濟:核心人物黃毓民滿腹經論、口舌便給、心思細密;陶君行形象俊俏,於上次區議會選舉中與梁安琪論辯泥漿戰一炮而紅,是社民連代言人的最佳選擇;陳偉業於新界西打滾十多年、地區工作扎實,清楚地區選民需要甚麼;長毛抗爭形象鮮明、於沉悶的香港政壇中獨樹一幟。以上這批當打人物主理社民連,令社民連成功樹立起一鼓政治新風,連我這等小資經濟右派也會投他一票。這次選舉社民連取得三席,首次參選的毓民於九龍西的得票(37553票)更是民主派中最高,比在九西多年的馮檢基(35440票)及涂瑾申(29690票)還要多,成為香港政壇中不可忽視的力量 (他們才是社會政策討論中的關鍵小數派) ,以後例如蘋果等傳媒也無法忽視他們的存在,「智慧形罪犯」式人物黃毓民更是一定會如台灣的李敖一樣,於議會內外不斷砲製新鮮難哽的難題給政府,政府在來屆議會中可以預見將會是非常頭痛。
5. 網絡政治
網絡已是現時生活的必需品,網絡政治開始成為一個重要場景。Facebook、Youtube、網絡電台,都是重要的政治宣傳平台,並能確實鼓動選民投票支持心儀的政黨。不過不同政黨的網絡運用技巧彼此相距甚遠:社民連運用得最佳,於網上得到非常多的年輕人支持 (不獨投票、還成為義工),甚至鼓動到海外支持者幫手捐錢及呼籲在港的親戚朋友投社民連一票。民建聯、民主黨等老派政黨的網上宣傳則相當得啖笑,不值一談。公民黨雖云有網絡上相當活躍、早期在網上有相當名氣的黃世澤等幫助,但在連 IT (資訊科技)界受其力捧莫乃光也遭敗績的結果看來,此等公民黨所倚重的網絡新人的能力相當有限,甚至可能因為形象問題而有反效果,此點公民黨不得不察。由於本港政治人物平均年齡超過五十歲,對新媒體以至年青人關心的議題 (如保育) 的認識相當脫節,所以非常容易錯信一些聲稱掌握這類「新」東西的人。各政黨如果要得到年青人的支持 —— 亦即是他們常掛在口邊的要「年青人關心政治」,深入了解年青人、了解年青人關心的議題、了解他們日常的生活及慣用的媒體是這些前輩大老急需惡補的事。
本次立法會選舉投票率極低,加上具爭議性的議題缺缺,本來按理無甚足觀。然而今次選舉龍蛇混雜,參選名單數目創出新高,各政治團體協調失敗,無論建制派還是民主派都是一片混戰,互相爭奪相近政治光譜的選票,加上民調因為遭到杯葛而準確成疑,多個議席未至最後一刻不知鹿死誰手,所以是次選舉是最堪玩味、也是我觀戰多年最興奮的一次。香港選舉運作日趨成熟,主要政團的競選工程日漸專業,也是令到這次選舉於技術上相當好看的重要原因。據說現時主流的「選舉分析員」對理解是次選舉相當頭痛,如果屬實、那只是確認他們其實不太能掌握香港政治。沒有「七一」、董建華下台等「阿媽是女人」的一面倒政治議題,一切選舉議題回歸政治常態、基本分析,在甚至連民調也不能參考的情況下,是次選舉立即成為一面照妖鏡,照出一眾「選舉分析員」到底能掌握多少香港基礎政治實況、並以此進行分析預測。在這個測試底下,香港相當一部份的「選舉分析員」是不合格的。
-----------------------------------------------
P.S. 感謝選舉,令我忙得無法回應好戲量成員李雅瑜在明報上批評我之前評論好戲量事件的文章。朋友說得對,我上次撰文的對象並不是李雅瑜,李雅瑜那篇自說自話的文章對象也顯然不是我;既是如此,除非我缺錢用要騙稿費,否則實在不應該浪費時間,撰寫回應文章。雖然我對好戲量於事件上轉移視線、避重就輕,以至對藝術和對市民的惡劣態度仍然有火;對好戲量的「陰質」劇場和教壞細路的戲劇班對香港戲劇界的負面影響相當擔心;對李雅瑜特意在文章中不相干的地方點出本人的學歷「社會科學碩士」、暗示掌握我的個人資料,以為能要脅我的卑鄙手段感到齒冷;不過這種劇團確實不值得我花時間,而我對香港的劇壇以至整體社會的看法是一貫悲觀、也不認為我的文章可能改變甚麼,因此還是打住算了。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