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May 2012

  • Before Sunrise

    先說一個笑話。

    話說買了票看明晚法國五月電影節的”Before Sunset”,於是打算急抓”Before Sunset”的上一集”Before Sunrise”一看。好不容易找了個高畫質720p的種子,下載後在看過頭2分鐘美麗的布達佩斯往維也納的長途火車的窗外風景後(見下片),之後那對外國夫婦全外語的吵架,竟然開不了字幕看!於是無可奈何的再找了個較低畫質的,為防萬一也抓了第3第4第5個種子,然後每個檔都播一次 — 每次到了外國夫婦的吵架也還弄不出字幕,然後發現片子在那對外國夫婦後,是以英語對白的……

    最近好像都很喜歡這類片子:Certified Copy,Midnight in Paris,…… 男女主角在歐洲的某個漂亮城市漫無目的地溜達,漫步於城市的一個角落接著另一個角落,在漫步的時候不斷不著邊際的一段又一段的聊天。Before Sunset也是這種片子,美國人男主角在歐洲長途火車上遇上女主角法國金髮美女,在火車上搭訕認識後找了個藉口強邀女主角在他在最後一日的歐洲旅程中陪他同遊維也納。跟活地亞倫和Certified Copy等片子不同,這套片是很典型的美國片,男主角的搭訕、對話和說故事的水平都很爛…不過導演兼編劇大概也很有自知之明,在片子早段就安排男主角直認自己是個除英語外甚麼語言也不懂的一廂情願的美國人,而很可愛的女主角不知怎地就是覺得這種平平無奇的美國人很可愛……

    片子的最後一幕,男女主角在車站瘋狂吻別。然後男女主角約定,六個月後,在同一地點再見。看到這裡,我忍不住吐:六個月後?男主角你竟然可以不立刻追落巴黎,你還真是淡定得可以…結果片子的續集不是在六個月後而是足足九年才再上演,似乎太淡定也不是件好事啦……另外對話跟說故事的水平跟男主角差不多的我看著看著,是否也應找找Santino人生導師,跟他偷些厚臉皮(他那些搭訕說話「技巧」就算了吧),也許也可以令自己有趣一點……?

  • 順流逆流

    法國五月 — 雙城電影
    徐克《順流逆流》(2000)

    香港French May四十周年,攪了個巴黎 — 香港雙城專題電影節,選的電影雖然本身未必絕讚,但都是真能展出兩城獨門特色的片子。十年前的徐克已是中港合拍,用上當時最新的數碼科技,出來還是港味十足的佬片。沒人放上youtube,最地道的市區唐樓槍戰戲,主角雙雄充份利用詭猾狡詐的僭建地型殲滅海外專業傭兵,那些曾經熟識無限懷念的市區僭建簷蓬、僭建鐵架、僭建天井等(在片中都有戰術功用),在我隊零一年展開十年清拆市區僭建物大行動後,今日自然不可復現。同樣今日不大復見的,還有九七隱喻,徐大俠今年的《3D龍門飛甲》,也消失得不著痕跡。最後值得一提是片子在ifc播,人少得十個指頭數盡,每人獨霸一行,感覺就像在家裡看一樣舒服~

    tsuihak

    延伸閱讀:siling〈順流逆流〉

  • 四月

    上週鮑羅汀四重奏來港,演奏蕭斯達哥維埃的鋼琴五重奏,聽著聽著,自不然想起還不太久的以前那年三月的那場演奏。鮑羅汀四重奏是俄國首屆一指的老牌四重奏,比起那年的不知名樂團,技巧和合作自是高出數班。然而,我總無法投入這場演奏,總覺得這首樂曲在無限延伸的水平線下,應沉鬱著淡淡的哀愁。或許,是這晚自己的心景改變了些?還是,這晚的女鋼琴演奏者晚裝太光明耀眼。

    Shostakovich Piano Quintet in G Minor, Op.57
    performed by Sviatoslav Richter with Borodin Quartet (1983)

    2nd Movement

    —————
    http://iserlohn.xanga.com/696906803/三月/

    Continue reading